2014 年 7 月,吳建雄在北京接褐藻糖膠受本刊記者採訪。(胡運傑 攝)
  【《環球人物》雜誌記者  毛予菲ssd固態硬碟 胡運傑】
  隨著幾輪中央巡視組進駐各省市,中紀委反腐到了一個新高度記憶體,“大老虎”“小蒼蠅”陸續倒下。黨的十八大前後,“司法反腐”概念被正式提出。6月22日,中國法學會批准的國內首個反腐法治研究機構——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(以下簡稱中心)在北京成立。近日,《環球人物》雜誌記者專訪了中心主任吳建雄。兩個小時的採訪中,吳建雄講了自己的故事,也談了對反腐的期待。
  反SD記憶卡腐的三個層面
  吳建雄有著上山下鄉的經歷,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進入湖南省一家中型國企工作,在職攻讀中文和企業管理專業並畢業。1985年,這家企業遇上了一起特大經濟詐騙案,損失近千萬。作為管理層,吳建雄寫台東民宿了幾十萬字的案例分析,第一次進行經濟犯罪研究。1989年,湖南省委組織部選調幹部,檢察部門急需懂經濟的人才,正好看到這些研究材料,就把他調進了檢察系統。
  之後的25年,吳建雄一直在做反腐研究和宣傳工作,1995年創辦全國第一張反腐報紙《反貪導報》,2003年編寫反腐紀實叢書《中國反腐調查》,2004年撰稿並攝製我國第一部大型反腐法治文獻片《天職》。2006年,吳建雄從研究法律監督入手,開展司法與反腐的制度體系、相互關係等理論研究,發表、出版300餘萬字的著述,獲得10多個省部級以上獎項。如今,吳建雄已經成為國內司法反腐研究的著名專家。坐在一旁陪同採訪的秘書告訴記者:“他的生活只有三件事情,遛狗健身、讀書看報和寫作研究。”
  採訪中,一提到自己的理論研究,吳建雄就會特別興奮,滔滔不絕。他介紹了反腐的三個層面,深入淺出地解釋了司法反腐這個頗學術的名詞。
  第一個是道德層面,人們譴責貪腐行為,貪官落馬,老百姓拍手叫好;第二是黨的層面,或者說政治層面,在黨內處罰貪官,用黨紀、政紀反腐。中紀委“打虎”,貪官被開除黨籍,都屬於這個範疇;第三是法的層面,很多紀委處罰的幹部往往不僅是違反黨紀的問題,他還觸犯了法律,必須移送司法機關依法懲治。在第三個層面中,司法機關是依據國家法律來反腐敗的。
  “一個在第三層面,一個在第二層面,從時間順序上,司法是在政治後面的”,薄熙來、徐才厚等“大老虎”都是先在黨內被拿下,再交由司法機關立案查處。吳建雄分析,司法具有被動性、程序性、公開性和終局性的特點,所以政治必須是開路先鋒,障礙掃除後再交給司法機構認定。這一特征在省部級以上官員腐敗案件的查處中更為突出。
  “政治必須打頭陣,司法也要跟上。”政治依據的是黨紀政規,司法更強調法律。與政治措施的“黨內”“公務員體制內”相比,用法律標準處置更透明、更公正、更權威。但在吳建雄看來,當今反腐現狀是“政治熱熱鬧鬧,司法冷冷清清”。無論領導重視程度、學界研究現狀,甚至老百姓的關註視角都集中在政治。“人們高高興興議論著哪只‘老虎’被中紀委威風拿下,以為中紀委拿下後就完事了。‘老虎’長什麼樣、犯了什麼事、欺負了哪些人、要坐幾年牢,這些只能用法律來評判與規範。”
  最後一道防線由人民把關
  吳建雄說,一直以來,國家有關方面都在醞釀加強反腐敗司法研究問題。“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前,就有主管司法反腐的領導跟我說,能不能建立一個機構,專門研究司法反腐實踐中的問題。”
  今年6月,由中國廉政法制研究會組建的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成立,主要負責研究反腐法治。最引人關註的當屬中心顧問的高規格。首席顧問邱學強是中紀委常委、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、副檢察長,顧問江必新也是中紀委常委、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,其他三位顧問分別是中紀委派駐“兩高”的紀檢組長張建南、莫文秀以及湖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游勸榮。
  “中心人員很多都是來自反腐體制內的執法人員,他們結合實踐做學術研究。”中心成立以來,研究課題包括反腐立法、司法反腐與政治反腐的對接、我國司法反腐文化研究以及與國際司法反腐接軌等。“比如追溯中國的反腐歷史,或者更實際點,研究怎樣將逃亡在外的貪官引渡回來。”說到這,吳建雄在一摞紅頭文件里抽出一份遞給記者,文件名為《反腐研究要報》,摘要里寫著“呈領導閱”,封底印有“共印刷25份”幾個字。“這是我們的研究成果,每半個月都會出一份文件,以內參的形式上呈反腐職能部門和高層領導。”
  “目前,我國反腐敗的相關法律是含在刑法和刑事訴訟法里的,把反腐法律從刑事法律條例中單拎出來,為中國反腐專門立法,是我們的主要任務。”吳建雄告訴記者,腐敗與一般刑事案件有很大區別:後者是對他人“權利”的危害,是社會秩序和社會治安問題;前者是公職人員濫用“權力”,涉及國家政權建設。處理普通的刑事案件,時代的主流是寬容;而對待腐敗,國際大趨勢是從嚴的。2005年,《聯合國反腐敗公約》生效,專門用於指導國際反腐敗鬥爭。如今,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有專門的反腐敗法律,這是大勢所趨。
  “司法部門自身的反腐也是經久不衰的議題。司法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,如果連司法都深陷腐敗泥潭,我們還怎麼相信法律?”吳建雄介紹,解決司法腐敗問題必須內外結合、雙管齊下。中心正在進行反腐體制機制這一國家重大項目的研究,總體思路之一是組建人大廉政委員會,實現人民對公共權力的終極監督。“人民行使權利,監督司法機關,甚至監督執政黨。司法這一最後防線由人民自己把關。”
  司法反腐必須接地氣
  吳建雄強調,中心的工作必須接地氣。他問記者是否關註對“大老虎”的公開庭審。“對於‘司法反腐’這個詞,一些人覺得陌生,但‘大老虎’的公審大家一定都關註過,其實公審就是司法反腐的形式之一。”在吳建雄看來,公審是最接地氣的司法反腐,它將司法公開化,讓百姓相信法律,也是一個對公眾進行法治教育的過程。
  1980年,最高人民法院設特別法庭,最高人民檢察院成立特別公訴廳,對林彪、江青反革命集團案進行公訴和審判,6萬多名代表旁聽,錄像轉播盛況空前。庭審至今仍常被提起,有人說它開啟了中國從人治走向法治的時代。
  最近一次對反腐案件的公開審理,是2013年8月薄熙來一案在濟南開庭。最終,薄熙來被判犯受賄罪、貪污罪、濫用職權罪。吳建雄說,自己沒有參與薄案的審判工作,但從司法角度看,覺得還是公正嚴謹的。“審判過程讓人比較滿意,但他的妻子薄谷開來沒有出庭作證,雖然法律允許她有不出庭的權利,可總覺得有些遺憾。”吳建雄說,“從薄熙來案開始,審判程序越來越透明公開。未來,偵查程序也將逐漸進入公眾視野,比如取得的證物有可能被隨時公開。”
  吳建雄坦言,偵查環節是司法反腐的主要難點,“‘打虎’關鍵在於取證”。對“大老虎”的定罪,公開取證幾乎是不可能的,沒人願意承認自己跟“老虎”有糾葛。“我國目前還沒有污點證人制度,功過不相抵。或許今後我們能引進國外的這一制度,共犯出庭指證,能減輕罪行。”吳建雄告訴記者,在西方國家,污點證人制度已成為取證的主要手段之一。美國能源交易商安然破產案、俄羅斯前首富霍多爾科夫斯基逃稅和侵吞國家財產案,都曾有污點證人出庭作證。
  無論如何,在吳建雄看來,司法反腐將越來越被重視。黨的十八大後,落馬後被移送司法的“大老虎”已經超過20人。“過去老百姓的印象是,司法就是走過場,以後這個觀念要轉變了。”
(原標題:公審“老虎”讓百姓相信法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mbkz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